全球治理倡议以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基本遵循,强调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以人为本、行动导向五大原则支柱,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系统方案。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中国日报社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以“80载同舟共济:联合国的使命传承与全球治理新路径”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各国专家、外交官等盛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 中国日报社供图
奉行主权平等,推进共同参与的全球治理。主权平等是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主权平等是国际和平的基石,唯我独尊、以强凌弱是矛盾动荡的根源。少数国家和国家集团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搞强权霸凌,对其他国家动辄极限施压,是当今国际秩序的最大颠覆性因素。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径注定将以失败告终。
遵守国际法治,推进公正有序的全球治理。这个世界需要的是公道,而不是霸道。国际法治是实现公平公道治理的根本保障。遵守国际法治,就要全面、充分、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强国际法治之基;维护国际法治的公正性和稳定性,反对双重标准和强加于人,立国际法治之信;以国际良法促全球善治,在广泛共识基础上制定新兴领域规则,崇国际法治之权。国际法治应由各国共同维护。大国在完善全球治理、维护公平正义中负有关键责任,应带头做国际法治倡导者和维护者。我们决不能让世界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决不能让各国重陷冲突对抗的深渊。
践行多边主义,推进团结合作的全球治理。真正的多边主义、真诚的团结合作,是避免重蹈两次世界大战覆辙、破解全球性挑战的正确答案。越是面对冷战思维阴霾不散、强权政治肆意横行,越要弘扬多边主义,以“大团结”破除“小圈子”。必须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在理念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单边主义和一切形式的伪多边主义;在机制上注重提升多边机构权威性、有效性,坚决维护联合国的当代国际体系核心地位,发挥其他国际和地区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在行动上加强协调合作,以对话聚共识、以协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共赢。全球事务商量着办,国际体系携手建设,治理成果共同分享,是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不二选择。
倡导以人为本,推进普惠包容的全球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把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要通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逐步缩小南北鸿沟,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提升各国人民的获得感;要更好应对全人类共同挑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提升各国人民的安全感;要努力消除不同国家、不同群体间的思想隔阂,密切人文交流,提升各国人民的幸福感。
注重行动导向,推进务实高效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活力在行动,关键看成效。当前,由于个别国家“退群毁约”、“撤资断供”,多边机制运转困难增大,国际机构改革滞后,许多多边议程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中国主张,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聚焦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打造更多可视成果;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既就当前紧迫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方案,又着眼长期挑战探索根本解决之道;坚持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相结合,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国际义务、不应以任何借口逃避国际责任,发展中国家应联合自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王毅《深刻领会全球治理倡议重大历史意义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磅礴合力》
(策划:盛玮 审核:李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