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评论员:为什么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 求是网

求是网评论员:为什么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2025-10-23 08:30:33

  1945年,联合国的创立为各国对话协商处理国际事务搭建了平台、确立了规则,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联合国和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现行国际机制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权威性遭到侵蚀,有效性亟待提升。个别大国“退群毁约”、“撤资断供”,阻挠安理会决议通过,瘫痪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迫在眉睫。

  在全球治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各国尤其是大国作出何种抉择,将决定时代走向、影响世界格局。2025年9月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一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一重大命题,以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核心要义,饱含深邃洞见、突出问题导向,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大思想动力。

  奉行主权平等,这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和可靠保证。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就听谁的。遵守国际法治,这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在国际社会中,法律应该是共同的准绳,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要全面、充分、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搞“双标”,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践行多边主义,这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多边主义是国际体系发展的必然产物,践行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加强团结协作,坚定维护联合国地位和权威。倡导以人为本,这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全球治理是依靠人、服务人、造福人的实践活动。只有以人民的获得为目标,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得到广泛支持并有效运作。注重行动导向,这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是否管用,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全球治理变革的美好蓝图更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才能变为现实。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推倒重来,也不是在现行国际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要与时俱进、改革完善,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代表性、执行力、有效性。全球治理倡议一经提出,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与共鸣,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迅速明确表示欢迎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内涵丰富,其核心理念与联合国坚守的信念高度契合,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强烈呼声”。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维护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治理倡议就是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各国加强合作,化解冲突,实现共同发展”。印度《力量》杂志主编普拉温·索尼认为,“全球治理倡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倡议。它强调的是各国平等,是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工作,是在世贸组织规则下进行多边贸易。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美国思维的理念,大多数全球南方国家被这种思维所吸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正逢其时、指引方向、彰显担当,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符合当今世界的紧迫需求,必将照亮国际社会走出时代困境、消弭治理赤字的前行之路。

  (编辑:狄英娜 孙洋洋 杨毓康)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张盼 审核 -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