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非凡之事业,定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围绕“为什么要担当、什么是担当、怎样担当”的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广大干部实干担当、拼搏奋斗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勉励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这是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全体干部的动员号召,激励着全党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地党员、干部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立足岗位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图为2025年5月11日,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南秦庄村甜瓜种植大棚内,党员志愿者通过现场直播,帮助农户推销甜瓜。 人民图片 张燕/摄
敢于担当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秀品质。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在危急关头一次次挺身而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毅然挑起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勇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任务,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全党树立了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光辉典范。
对共产党人来说,“担当”二字根植灵魂、重逾千钧,是使命所系、事业所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立足历史新方位,打开工作新局面,仍然要靠全党同志勇毅担当。要看到,“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更加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更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无论是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还是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无论是突进改革深水区攻坚还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硬碰硬的任务,都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唯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起而行之、争先干事,才能用拼搏奋斗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
奔赴新的远征,要自觉坚定也要清醒冷静。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这是百年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这一告诫振聋发聩、催人警醒。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精神懈怠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少数人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有的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有的碰到矛盾和难题绕道走,有的表态积极、行动迟缓,有的消极被动、不推不动、不督不办,还有的德不配位、挑不起重担。精神状态决定事业成败。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不仅损害党员、干部形象,更会破坏政治生态,贻误党的事业,必须以绝不姑息的鲜明态度,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策,向不担当不作为者亮剑,对“躺平者”敲响警钟,进一步营造勇担当、善作为的浓厚氛围。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务委员会文章《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
(策划:周昭成 许文嫣)





